發展數字經濟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最強勁的力量和最核心的引擎,也是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近年來,永泰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打造數字化轉型企業標桿和典型應用場景。數字技術的不斷革新,為全縣高質量發展開啟新空間、新機遇。
項目亮相:農業全產業鏈大數據平臺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是當前一個階段重要的時代課題,而隨著數字化進程的不斷加速,數字農業逐漸成為改造傳統農業、轉變農業生產方式的重要途徑。4月25日,永泰縣攜縣域農業全產業鏈大數據平臺亮相“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以數字技術手段,探索農業全產業鏈服務模式。
“平臺通過整合中國知網世界知識大數據、永泰縣域數據以及互聯網等第三方數據,形成縣域特色農業全產業鏈大數據,深度打通特色農業產供銷全產業鏈數據和國內相關市場信息,構建支撐農業全產業鏈數字化服務的縣域農業大數據平臺。”該平臺負責人童小偉介紹道,平臺主要包含產業振興、糧食安全和耕地保護三個模塊,“同時,我們開發了農業全景界面,可以實時查看農業各個指標的總體情況,并實現作物長勢監測和氣象環境監測,全面監測農場,精準把控生產問題。”
在屏幕上,記者看到縣內不少特色產業基地、產業園、農業龍頭企業已納入平臺管理,福建大森林碩豐生態農場就是其中之一。通過大數據平臺可以清晰地看到農場內實時的空氣溫度、空氣濕度、風向、光照等氣象數據,720度高清攝像時刻關注著園內作物的“一舉一動”。
除了整體數據的監控,縣域農業全產業鏈大數據平臺還具有特色產業品種優勢、以及行業市場規模、價格分析、消費流向數據分析功能。“永泰是李果種植大縣,以李果為例,通過平臺的特色產業生態系統,對永泰的李果等特色產業的全產業鏈分析,精準了解產業鏈在本地及國內外分布情況,為政府優化產業布局提供決策支持,為農業經營主體進行上中下游對接提供資訊支持。”童小偉說道。
同時,平臺包含了永泰縣各鄉鎮糧食基本情況以及糧食價格趨勢、糧食類型分類和人均糧食占有量和消費量等糧食安全相關指標,還能夠對耕地數量、耕地質量和耕地政策情況等信息進行及時匯聚,實現各鄉鎮品種播種適宜度、農田作物長勢、土壤養分狀況、作物成熟度信息的快速準確獲取、為作物播種、施肥、收獲活動提供參考。
全面布局:數字經濟規模突破100億元
踏著“數字福州”發展浪潮,永泰加快培育數字經濟,全縣數字經濟規模突破100億元,占GDP比重達32%,為永泰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其中,數字永泰產業園的落成更是為縣域數字經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去年10月,該產業園正式建成開園。在建設過程中,產業園主動對照省級標準化產業園區建設標準,重新修編園區標準化提升專項規劃,確立了以數字經濟產業為主的發展思路。現已建成中海創集團、利尼爾機器人等8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以及智慧廣場和研發樓一期等19萬平方米的辦公樓宇。
同時,數字永泰產業園采用“園中園”建設模式,引進網驛集團建設和“園中園”運營,承接福州市區外溢的企業,規劃中的8.7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即將啟動建設。園區重點引進先進裝備制造、電氣設備、電子信息、精密機械、醫療器械、新材料等智能制造、無污染優質企業。項目竣工驗收后年稅收2000萬元,投產后預估年產值4億元,為永泰當地帶來2000多個就業崗位,助力永泰產業轉型升級。
“目前,園區緊緊圍繞‘抓龍頭’這個關鍵,已引進福建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福建中海創集團、福建利尼爾機器人、廈門大學永泰人工智能研究院等212家人工智能、信息類企業和相關科研單位,累計完成稅收6.07億元。”數字永泰產業園建設指揮部辦公室負責人宋永斌表示,經過近幾年的不斷發展,數字永泰產業園已成長為全市首批特色小鎮和全省第四批山海協作共建產業園,以及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福州片區的重點發展區域。
在此基礎上,永泰堅持數字經濟發展理念,緊扣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加快推動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努力進行兩化融合探索,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重點推進華爾錦紡織三期、金泰紡織、三連制衣等紡織服裝行業龍頭的省市重點工業技改項目智能化改造,提升工藝水平,推進工業轉型升級。
同時,永泰將電子商務作為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手段,成為“物流通到永泰最遠的鄉村”。并以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建設為契機,不斷提升線上電商企業發展規模和電商孵化區運營水平,在工作中排除萬難成功建立縣鄉村三級物流網絡公共服務體系,讓百姓可以足不出戶取到快遞,讓更多的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 2020年,永泰線上電商零售額預計達5.69億元,全縣網絡零售額34.1億元,同比增長9.9%,高于福州市增速9.3個百分點。
落地應用:以智慧化成果多領域“全面開花”
把特色產業培育成優勢產業,把優勢產業打造成支柱產業、首位產業。正是在這樣的發展理念下,數字應用落地場景在永泰多領域“全面開花”,以智慧化方式打通生態、旅游、醫療等行業“梗阻”。
大數據分析研判、實時數據采集呈現……在永泰縣智慧旅游管理平臺上,不斷跳動的數據實時捕捉著全域旅游的動態。
據悉,平臺的數據抓取分析和游客自畫像分析技術,可對游客結構與旅游的統計進行分析,了解游客來自哪里、年齡結構、男女比例、停留天數、游玩軌跡等數據,從而引導旅游企業策劃對應的旅游產品,也為政府對旅游資源的深度開發進行決策支持。
“我們還建設了線上旅游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打造‘暢游永泰’微信小程序,提供旅游咨詢、查詢、預訂、導游、導覽、分享、評價等全面、立體的旅游信息和旅游咨詢服務。”該平臺負責人介紹,該項目整合全縣21個鄉鎮1200余條涉旅相關數據,并收錄了上萬條圖片和視頻信息,提供12個景點近80個點位的720°VR觀賞視頻。目前門戶網站累計用戶16000多人,小程序累計用戶近3000多人,收錄了主要景區上萬條輿情數據,采集的涉旅數據已超過數十萬條。
同樣,信息化建設在醫療領域也發揮著重要作用。記者在永泰縣總醫院的大數據管理平臺上看到,“資源下沉”的數據正實時更新,“雙向轉診”等動態也盡在醫院全民健康管理部掌握之中。
為全面提升永泰縣智慧醫療信息化水平,實現醫共體內信息互聯互通共享,永泰充分利用世行貸款促進醫改項目以及與縣農行“銀醫通”建設項目。投資1662萬元建成醫防集成、全民健康管理、健康促進、“120”指揮中心4個信息平臺,實現了醫療資源“區域共享”,同時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遠程服務。有效促進分級診療,提高縣域內就診率,規范醫院管理,降低群眾的醫療費用支出,明顯改善醫療服務環境。
此外,永泰還圍繞山水林田湖草水環境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打造數字生態綜合監管區塊鏈云平臺。以豐富的圖表、動畫展示永泰縣環保監管總體情況和空氣、水質、林業、環衛、管網、污水6個縣環保核心領域情況,實現各類生態資源的智慧化管理應用。
未來展望:開啟數字信息化建設新篇章
下一階段,永泰將通過數字賦能物流產業、電商產業、工業互聯網產業和旅游業,永泰將創新發展模式,形成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格局,在數字手段的輔助下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和提質增效,助力永泰產業升級。推動數字賦能物流產業、電商產業、旅游業,依托韻達福建(永泰)電商產業園建設,促進物流業打造網絡貨運平臺和快遞產業兩大產業集群;引導涉農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參與面向農業農村電子商務平臺的搭建和運營,積極探索鮮活農產品網上交易模式,推動國家級農村電商示范縣建設“升級版”;加快推進全域旅游配套基礎設施(空鐵)項目建設,通過對沿線景區、地塊的綜合性開發,打造旅游精品線路,拉長旅游產業鏈條,助推旅游業推進智慧景區建設,加快建設國家級生態示范縣。
同時,永泰將以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賦能綠色發展,穩步推進傳統基礎設施的“數字+”“智能+”升級,開展5G基站建設和示范應用,力爭實現21個鄉鎮5G網絡中心區全覆蓋,打造數字永泰產業園5G應用示范園區。依托生態資源優勢和全域旅游大平臺,著力在中海創、利尼爾、青云三創園等籌劃建設一批工業數字化服務特色平臺,引領企業開放生產制造場景和數據,發展“工業旅游”,促進產業深度融合發展。鼓勵園區企業開展內網升級改造,深化5G技術與垂直行業的融合創新,打造一批“5G+工業互聯網”應用示范標桿。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