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研三方合作, 推動職業院校智能汽車師資轉型專業建設
威盛任我行云端可視化教學、實訓車架、課程培訓演示
與長三角汽車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創新聯盟簽署戰略合作
2021年6月2日,威盛任我行自動駕駛研究院與上海南湖職業技術學院、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在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現代交通大樓舉辦“5G車聯時代·人才領航未來”汽車智能技術專業教學研討會暨第九屆“中華杯”汽車智能網聯技術應用賽項首次賽事說明會,校企研三方合作, 推動職業院校智能汽車師資轉型及專業建設。
隨著5G、人工智能、汽車智能技術的逐漸成熟,國內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快速發展,汽車行業正經歷智能網聯汽車的大變革。國家的相關政策標準法規也相繼發布。《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2021年-2035年)》部署了車路協同相關任務。在此契機下,第九屆“中華杯”汽車智能網聯技術應用賽項即將在2021年下半年舉辦,上海南湖職業技術學院與威盛電子共同承辦,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參與,由職校企業大學三方合作進行賽事安排。
領導嘉賓合影
本次汽車智能網聯技術應用賽項主要面對職業院校的學生及老師,將由威盛電子與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共同進行賽事設計,涵蓋理論部分知識、智能汽車操作、高精地圖制作等。通過暑期師資培訓、學生培訓、綜合提升考核能力,對高職院校未來建設智能網聯汽車課程具有指導作用。現場來自上海汽車智能技術課題編委會、上海市中職汽車專業中心組、全國各地中高職院校、產教融合企業40多家組織共同參與了本次說明會,對智能汽車產業培訓的未來趨勢表示高度認可并將積極師生協同參與。
虞蓉書記進行領導致辭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黨委書記虞蓉在本次活動致辭中表示:“在國家政策相繼出臺之后,智能網聯汽車發展也即將進入市場化規模,與之相對應的,是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的人才需求與人才供給不相匹配,尤其是從汽車產業智能化轉型方面來看,人才稀缺是最大的短板。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集合學院在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領域的師資力量,在2018年建立智能網聯汽車研究所,此次攜手威盛電子有限公司,共同舉辦這次研討會,希望通過研討會這樣一個平臺,交流思想,促進我們的共同進步和發展。
汪琦老師主持賽事說明會
威盛電子(中國)有限公司與長三角汽車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創新聯盟在現場進行了戰略協議簽約儀式,威盛人工智能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冠承先生及長三角汽車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創新聯盟理事長項展洲先生作為雙方代表進行現場簽約。雙方將以上海為中心,輻射長三角地區共同打造長三角汽車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創新平臺。
威盛與長三角汽車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創新聯盟簽約儀式
上海南湖職業技術學院、上海汽車智能技術課題編委會牽頭人汪琦老師主持第九屆“中華杯”汽車智能網聯技術應用賽項首次賽事說明會。
威盛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劉冠承
威盛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劉冠承與威盛電子高級技術總監唐亮為大家分享了威盛進入人工智能職高教育產業的技術核心及戰略定位。
汽車智能實訓車架及云端可視化教學平臺展示
威盛電子高級產品經理李德攜威盛上海研發團隊進行威盛任我行云端可視化教學、實訓、科研平臺演示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電子團隊帶頭人吳長水教授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汽車電子團隊帶頭人吳長水教授、黃孝慈教授、羅素云教授現場分享威盛任我行智能網聯課程師資培訓方案介紹以及智能網聯概論樣品課程演示及師資團隊介紹。
威盛集團近年來深耕汽車產業鏈相關AI技術及產品,自主研發的Mobile360智能駕駛開發平臺已在全球擁有商用車隊、工程車輛、巴士客車、自動駕駛配送車等成功項目經驗。威盛任我行是威盛電子旗下自動駕駛科教品牌,憑借威盛在產業界的深厚技術及行業伙伴累積,助力打造人工智能及汽車智能實驗室。未來,威盛任我行將輔助各地教育服務商對接高職院校進行師資培訓、證賽實訓、實習就業,建設一體化產教融合創新平臺。
威盛任我行,推進百萬學子進入人工智能領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