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正值十四五開局之年,惠民生補短板也在持續加碼。早在1月份,商務部發布2020年消費市場運行及促消費工作情況,其中提到打造新型社區便民生活圈,推動便民服務設施進社區,新建和改造一批早餐店、菜市場等便民服務設施,讓城市生活更有溫度。
人們對于傳統菜市場的印象,多數還停留在人擠人的過道、四處迭起的吆喝聲以及潮濕臟亂的環境。菜市場是最真實的城市煙火氣,也是最基礎的民生設施,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 2019 年底,全國共有近4萬個菜市場。此外,據第三方數據顯示,傳統菜市場在我國承擔著近60%居民生鮮購買流通份額,雖然現在買菜渠道更加多元化,但菜市場仍然有很強的社會基礎和穩定的市場份額,是未來5-10年最主流的社區零售業態之一。然而現實情況是菜市場數量眾多,卻多數硬件設施老舊,衛生也往往難以達標,不僅無法為消費者帶來稱心的購物體驗,也讓在其中經營的商戶長期忍受較為惡劣的工作環境。
如今,隨著菜市場改造成為民生重點改善目標,傳統菜市場也正在出現新的變化。在安徽歙縣,全新升級改造的每日優鮮新安中心市場在不久前正式對外亮相營業。
據了解,新安中心市場通過此次升級改造,整體設計風格更加現代化,同時規劃了鮮肉、海鮮、蔬菜等14個功能分區,并以燈光顏色進行區分。重新開業后,面對煥然一新的工作環境,商戶們第一反應就是更加干凈明亮。對此,他們向記者表示,這次升級改造后,就像換了一個新家,經營環境的提升讓他們更有信心,也更加安心,也一定會為市民提供優質的農產品。現場正在買菜的市民王女士也表示:“當時進來第一眼就覺得很清爽,光線也比以前明亮,感覺菜市場比以前大了一樣,商品分類也比較清晰,很容易就能找到要買的東西。”
據歙縣新安市場每日優鮮相關負責人介紹,改造后的歙縣新安市場,由于通過對整體布局的重新規劃,可容納商鋪數量較原有數量提升20余家,整體布局也更加合理,人行過道可以容納四五個人并排同時通行。此外,通過加開菜市場的入口,重新設計動線,再加上寬敞明亮的購物環境,每天買菜的人更多了,商戶們的營收也都有提升。“環境的改變是我們智慧菜場改造的第一步,通過菜場硬件設施的升級和整體布局、經營細節的優化,我們希望為消費者提供一個買得舒心、干凈、整潔、衛生的購物環境,也為在這里長期經營以此為家的商戶們提供一個更優質的經營場所。”上述負責人表示。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