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的第一泡水臟嗎?”
“有必要倒掉嗎?”
“沖茶的頭道茶湯究竟能不能喝?”
看到這里,刻在我體內的DNA已經迫不及待地搖了起來!今天,干脆就給各位街坊朋友好好說道說道。
一、你購買的茶葉上有農藥殘留的幾率很大
與其他農作物一樣,茶葉在種植過程中也需要噴灑一定量的農藥以防止害蟲侵擾,提高其存活率。
而大部分農藥,由于風吹雨淋、日光分解與高溫揮發等環境影響會逐漸消散。不過,有小部分農藥仍黏附在農作物上,這就造成了所謂的農藥殘留。
可見,農藥殘留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是一件較為常見的事情。
需要注意的是,農藥殘留≠農藥超標。
一份來自環保組織的農藥調查報告稱,送檢的18種茶葉樣本全部含有農藥殘留,少則3種,多則可達17種。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茶學專家陳宗懋表示,“農藥殘留”和“農藥超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檢測出農殘不等于就有危害。
“就像是去醫院體檢,通過對照標準值,才能知道指標是否正常。”宗懋院士補充道。
但盡管如此,茶葉專家依然建議消費者在喝茶時,盡量不喝第一道茶湯。
理由如下:
1、若人體長期攝入帶有農藥殘留的作物,即便是低毒性的農殘,仍然會誘發多種諸如動脈硬化、心血管病甚至癌癥等疾病,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2、除農藥殘留的原因外,在茶葉的采摘、加工、運輸、儲存等過程中難免會到其它污染,如浮塵等存在于空氣中的雜質。
與此同時,真正的好茶第一泡只是帶有苦澀味的發開,若想品嘗到茶的清香純正,還得在第二泡里面充分的泡開。
二、“洗茶”自古以來即為品茶的程序之一
回想一下,這幾個畫面是不是莫名的親切?
買菜回來,為了更干凈,第一件事必須把菜給“洗一洗”
吃水果時,為了更干凈,第一件事必須給它“洗一洗”
逛街購物,買了新衣服回來,為了更干凈,穿之前必須“洗一洗”
發現了嗎,咱們在使用一樣新物品時,總習慣給它“洗一洗”。畢竟就像前面提到的,即使沒有農藥殘留,但像浮塵等雜質還是會破壞干凈的物品。
所以,就算是在日常喝茶時,為了更干凈,我們也總愛先將茶葉洗一洗。甚至在專業的茶藝師技能規范、考試、大賽的茶藝流程中,“洗茶”都是一項必經的環節。
關于“洗茶”,《中國茶葉大辭典》的解釋為:古人品茶程序之一。
既然提到品茶,那洗茶的目的可不僅僅是“洗塵”這么簡單。前文說過,若想喝到一杯清香純正的茶,還得在第二泡中讓茶葉徹底的泡開。
明代屠隆《考蓜余事》:“凡烹茶,先以熱湯洗茶,去其塵垢冷氣,烹之則美。”
因此,洗茶的另一重要目的也就顯而易見了,主要是為了誘發茶香茶味,激發分子活性,從而充分展現茶葉品質。
同時基于這一點,更多茶界專家學者和從業人員提倡用“潤茶”或“醒茶”替代“洗茶”一詞,意味滋潤喚醒之意。
當然,想要“喚醒”茶葉的品質,除洗茶之外,這里給大家再支另外一招!
小課堂時間:
國學大師林語堂說,“烹茶的藝術在于擇水,山泉為上”
茶圣陸羽曾在其巨著《茶經》里詳證,“其水,用山水上”,這里的山水即山泉水
明代藝術家張大復更將水品置于茶品之上,他曾言,“八分茶遇十分水,茶亦十分”
在民間,人們更是歷來就有“水為茶之母”的說法。
因此,想要喚醒茶葉的上佳品質,怎能缺少上乘的山泉水呢?
鼎湖山泉水源自中國第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鼎湖山,距離城市最近的千年原始森林,曾被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冠以“負離子洗肺,好山水怡情”的高度評價。
鼎湖山泉水,每時每刻都在鮮活地流動中汲取著山林間最新鮮的負氧離子,水質晶瑩澄澈,口感清甜溫潤。
最后,在這里建議各位街坊,以后喝茶時就盡量不要喝頭道茶啦!
參考文獻:
[1]石斛. 第一泡茶究竟該不該倒掉?[N]. 人民政協報,2020-06-19(011).
[2]關注茶葉農藥殘留——“農藥殘留”不等于“農藥超標”,盡量別喝頭道茶湯[J].農業工程技術(新能源產業),2012(05):31-33.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