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仁心譜大愛,萬里援非書大醫。
曹波,作為眉山市中醫醫院普外科青年骨干醫生,有幸入選國家第十七批援非醫療隊隊員。2018年12月10日,他遠赴非洲幾內亞比紹共和國,進行為期兩年的醫療服務工作。這是繼2016年眉山市中醫醫院醫務人員徐燕利遠赴阿曼蘇丹國開展醫療援助后,又一醫療隊員“出征”異國他鄉。
盛夏時節,記者在眉山市中醫醫院門診部見到了因疫情延遲四個月回國的曹波,他談及兩年零四個月的援非。
家人鼎力支持,毅然披掛出征
2017年底,眉山市中醫醫院接到上級部門組建援非醫療隊的通知后,任務落在了曹波所在普外科。聞訊后,曹波主動請纓,盡管他剛剛才結束半年對口支援茂縣醫院的任務。
經過黨和國家的挑選,組織綜合考慮決定派曹波代表醫院出征援非任務。經過八個月的語言、外交和禮儀培訓后,曹波正式成為援非醫療隊的成員。出征前,醫院負責人對曹波講:“幾內亞比紹傳染病泛濫,醫療水平有限,國家也很貧窮,希望你克服困難、履職盡責,積極服務當地的群眾,圓滿完成醫療援助工作,為國家爭光,為醫院添彩。”曹波表示,這次援外需要兩年時間,覺得最愧對最牽掛的就是家人,兒子還在讀小學。然而,作為一名醫生,肩負“白衣天使”的神圣使命,一定不辜負組織的期待。
援助幾內亞比紹醫療隊(以下簡稱幾比)自2000年開始由四川省派遣以來,共派遣16批遠赴幾比, 此次的17批醫療隊共17人,包含醫生14人、廚師2人、翻譯1人,共設立幾比點和卡松果點兩個醫療點。派遣醫生分別來自成都、眉山、南充、宜賓、廣安、巴中各個醫院。
蚊蟲施虐瘧疾頻發,服務群眾大愛無邊
初到幾內亞比紹,盡管環境惡劣,蚊蟲施虐,條件艱苦,加上社會動蕩不安,要在這個國家做好醫療援助,做中幾友誼邦交的使者,必須發揚“不畏艱苦、甘于奉獻、大愛無疆、救死扶傷”的中國醫療隊精神。曹波堅定信念。
剛到國外,曹波水土不服,一時間難以適應當地的生活,加上隔三差五的停水停電,稍不注意就患上瘧疾。在國內瘧疾已經滅跡,但在幾內亞比紹患瘧疾就像得感冒一樣,一年左右,醫療隊絕大部分隊員都先后患上瘧疾。曹波也不例外,先后兩次患上瘧疾,好在大家都準備了充足的藥物,很快就治愈了。曹波說,在國外工作和生活的條件相當艱苦,全年就雨季和旱季,下雨潮濕悶熱,天晴酷暑難耐,蚊蟲成片,蚊香不起任何作用。一段時間,曹波晚上總是休息不好。
曹波所在醫院叫中幾比友誼醫院,是中國援建的軍隊總醫院,這里有中國援助的全國唯一的CT、電子胃鏡、B超機等。作為該國唯一的一臺雙排CT,因為老舊,經常出問題無法使用,隊內的放射科醫生不僅要做醫生還需要做兼職修理員。手術器械陳舊短缺,手術室簡陋不說,而且沒有專業手術器械包,所有手術器械放在一個容器里,做手術之前需要什么取出什么。一臺手術,原本一個小時做完,往往因為當地器械護士忘記術前清點器械和紗布,造成手術時間延長。
曹波說,因國情不同,手術前,病人要自己在外面購買藥品、輸液器、輸液針、紗布、碘伏、手術針線等才能進行手術。手術后,病人又要自己購買藥品,進行后續治療。很多患者因為家庭經濟困難,后續治療跟不上,后期康復只能隨其自然。有個三十多歲的當地男性患者,身體浮腫,加上胃穿孔需要手術治療。手術順利結束后,患者因家庭經濟困難沒有錢進行后續治療,曹波作為主治醫師,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想方設法為患者排憂解難,積極籌措醫療費用,最后患者康復出院。后來該名患者在大街上碰到穿白大衣的中國醫療隊員,都會遠遠的報以微笑,雙手豎起大拇指給予點贊。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曹波不光為群眾做手術,還努力做好傳幫帶工作,他先后帶過四名當地醫務人員,小到器械消毒、疊紗布和正確使用消毒器械,大到手術指導及解決疑難病例,曹波都由淺到深且毫無保留的傳教,向他們傳授醫療技術,幫助提升當地醫生的醫療水平。同時,在工作之余還開展多次醫療知識和技術培訓,讓當地的醫務人員,能夠進一步的充實和提高臨床技能,更好的為患者服務。
醫學無國界,醫者共仁心。一天夜里,曹波從睡夢中被緊急召喚,一名患者半夜不慎摔倒,摔傷頭部,傷情緊急。曹波到達后,立即為患者急診清創,CT檢查提示頭骨骨折,但醫院沒有腦外科專科醫生。為了給患者提供精準的治療方案,他緊急聯系了遠在兩萬里之外的眉山市中醫醫院,報告此事后,醫院醫務科隨即召集腦外科醫生進行萬里會診,制定方案,精準治療,最終患者痊愈。
隨著醫療援助任務逐步開展,醫療隊員已經慢慢適應了當地的生活和工作,大家各司其職,積極為當地群眾進行醫療服務。同時,醫療隊定期開展下鄉義診,為當地困難群眾免費看病、治療、發藥。曹波此次所援助的普外科,負責醫院普外、泌尿、胸外、神經外科的病人診治,也負責醫院外科急診工作。兩年多來,曹波共診治門診病人約700余人次,完成外科大小手術共約1000余臺。醫療隊在幾比偏遠社區、學校、軍營、中資機構等開展義診巡診21次。
在兩年多時間里,曹波用不畏困難、勇于挑戰的決心,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援非醫者的大愛與擔當。
群眾示威游行,中國醫生放行
幾內亞比紹大選期間,街上時有群眾游行示威、罷工等,社會治安動蕩不安。
一天,曹波同隊友外出義診返回途中,正巧遇上游行示威的群眾,封街占道后,群眾手持木棍,提著燃燒瓶焚燒垃圾和輪胎。在圍堵醫療隊的的車輛中,游行群眾把他們的車拍得啪啪直響,第一次見到這個陣勢,大家心里都非常緊張,特別是女隊員們嚇得不輕。再看到旁邊的出租車司機竟被游行人員拖出來施暴,眼前的情景令曹波及隊友都出了一身冷汗,擔心游行群眾失去理智傷及無辜。好在有驚無險,領隊和翻譯穿著印有中國國旗的白大褂下車和示威者交涉,隨后一名示威者說:Sou medico,chines(是醫生,中國人),然后帶領他們穿過了封鎖區域。
事后,曹波欣喜地說到:那個時候的情景和電影《戰狼》中一模一樣,那一刻真切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和在世界上的地位。
曹波說,其實這里的普通群眾和患者非常尊重中國醫生,醫患關系非常和諧融洽。當地人民群眾能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愛心、用心和真心,同時就診患者也是發自內心的信任中國醫療隊,非常真誠的感謝每一個醫生,哪怕是聽不懂的言語和看不懂的手勢,也往往讓曹波感到很欣慰,促使他和隊員們盡職盡責幫助這里的人們脫離疾病的痛苦。
幾比艾滋病肆虐,曹波是一名外科醫生,要處理很多的傷口,為了做好防護,他每天上班后一直戴著橡膠手套,加上高溫的天氣,等取下手套時汗水就順著手往下流淌。幾比天氣炎熱,瘧疾泛濫,當地人民自從知道中國醫生來了以后,都愿找中國醫生診病,即便醫生當天休息不上班,當地人也會找到駐地來求診,面對患者,曹波及其隊友沒有拒絕,熱情為患者診治。
異國唱響生日歌,歸國續寫“白衣夢”
2019年1月25日,是兒子宸宸11歲的生日。曹波的妻子葉雪湘說,以前每年過生日,宸宸都特別開心,因為這一天,無論多忙的爸爸都會抽時間陪他,而今年的生日,爸爸卻缺席了,宸宸顯得特別失落。
為了讓宸宸開心起來,媽媽決定為兒子準備一份特別的生日禮物。當天,看到蛋糕,兒子臉上的笑容也有了,這個時候,葉雪湘拿起手機,開啟了視頻通話。看到爸爸,宸宸十分高興,夫妻倆一起給兒子唱生日歌,吹蠟燭,爸爸雖然遠隔萬里,但一家三口還是以特別的方式團聚。
視頻那頭的曹波輕輕的唱著生日歌,看著宸宸開心的笑臉,葉雪湘難免有些心酸和痛楚。葉雪湘說,家庭瑣事她再辛苦都足以應付,她最擔心的是曹波安全。她了解到,曹波所在的幾內亞比紹共和國,艾滋病感染率高,瘧疾、登革熱等傳染疾病更是肆虐全國,此次援非醫療隊中已有2人感染了瘧疾。
援非前,在曹波眼中,非洲應該是個旅游的好地方,茫茫草原,雄獅大象,人們過著載歌載舞無憂無慮的生活。這種美好的印象直到他決定援非以后,才一點一點碎開。
到了幾比,才知道這里是一片貧瘠大地、疫滿非洲。學生住在竹篾打成的教室里,或者在墻外搭接的廊檐下上課;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這里交通的常態,集市攤位簡陋到你無法想象。”當地群眾衛生意識極差,導致傳染病泛濫,醫療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5%,人均預期壽命女性57歲,男性53.4歲。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123.9‰。由于當地整體醫療水平落后,全國只有40%的人能享受醫療服務。瘧疾、霍亂、腹瀉及腦膜炎等傳染病較為流行。成人艾滋病感染率為3.9%。與國內的醫療衛生條件比,簡直是天壤之別。每天,曹波都有著更深更直接的感受和體會。
曹波2000年大學畢業后一直在眉山市中醫醫院普外科工作,從醫二十年來,秉持急患者之所急、憂患者之所憂、想患者之所想,始終堅持“醫者父母心”的原則,始終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對待每一位病人,曹波都能做到認認真真檢查、詳詳細細解說、兢兢業業施診。
作為一名醫生,只有通過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才能贏得患者的信任。曹波經常說。
東坡故里美名揚,人民健康守護神。從國內援助茂縣,到援助非洲,一路走來,曹波用不懈的堅守踐行一個醫生的使命,用自己精湛的醫療技術贏得了國外同行的認可,用高尚的醫德贏得了國內外患者的贊譽和尊敬。
堅守初心,牢記使命,不負韶華。如今,曹波又回到醫院上班,繼續堅守一名醫生的職責和使命。
援外醫療工作是我國一項促進人類和平發展的崇高事業。 1963年1月,中國第一個向世界宣布派醫療隊赴阿爾及利亞至今,中國援非已經58年,累計派遣醫療人員接近兩萬人次,救助非洲民眾逾3億。四川省自1976年承派援外醫療隊以來,截至2018年,累計向9個葡語國家派出69批醫療隊,累計813名隊員,診療患者676萬余人次。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