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當傳統農業與現代人工智能相遇,會碰撞出什么火花?走進深圳市龍崗區麓城外國語小學,由該校VEX機器人社團設計、編程、搭建組裝的農耕巡航機器人,正在學校的農耕園中“大顯神威”。該巡航機器人配備了太陽能供電系統、超聲波定位系統、灑水裝置等,可以在無人操控的情況下自動運行,解決植被灌溉問題。
這是深圳市龍崗區科創教育成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龍崗區教育局高度重視青少年學生的科創教育,科創教育正成為龍崗教育的閃亮名片。該區將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納入教育教學業績獎勵政策,并成立少年科學院,每年評選“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激發學生科創熱情。龍崗區通過開展科技月活動,創建區級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中心、龍崗區青少年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等,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深入推動科創教育發展。
“學校專設科學教師和勞動教師,讓學生將動腦與動手結合起來。通過學生項目式合作學習、教師持續性跟蹤指導的方式,解決部分學生被動接受的慣性。”龍崗區麓城外國語小學科學跨學科學習組長朱慧征說。
麓城外國語小學通過對課程內容進行大單元整合及文本重構,不僅幫助學生補充知識,更授以自主學習方法。朱慧征認為,這種教學方式在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同時,可以減輕教師教學負擔。
作為廣東省青少年科學教育特色學校,龍崗中心學校基于“師生共長”的基本理念,鼓勵科學教師和學生共同開發校本課程。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相互協作,教師僅制定大致學習方向,給予學生廣闊發揮空間,填充具體課堂內容;或是學生課前調查總結問題,教師再從學生的需求中提煉出適宜的課堂脈絡。
“握著自己設計的獨特章柄,一下子就很有成就感。”龍崗中心學校學生鄭惠珊加入了學校3D打印社團,并在教師指導下,用3D打印機建模制作了自己的姓名印章。她說:“學校社團活動不僅讓我體會到了科學的魅力、鍛煉了動手的能力、培養了競技的意識,更讓我學到了許多道理。”
科創活動正在龍崗區中小學校園遍地開花,龍崗區用科技周、科技節和科技月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為學生打造充滿科技趣味的“快樂星球”。目前,龍崗區95%以上的公立學校都舉行了校園科技節活動,參加科技活動的中小學生達百萬人次。學生們在接觸科技、運用科技的過程中愛上科技,大大激發了學習熱情,也培養了科學探索和創造能力。
《中國教育報》2023年05月15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