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果鏈龍頭立訊精密(002475.SZ)發布半年度財報,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819.6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0.23%;實現利潤總額44.6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4.94%;實現扣非凈利潤33.9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4.47%。
對于報告期的經營狀況,立訊精密在財報中表示,盡管外部環境存在諸多挑戰,公司一如既往,堅定走產品、客戶和市場的多元化路線,不斷優化企業成本管理,強化智能制造優勢,夯實技術研發實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從各個業務的營收狀況來看,立訊精密多元化的策略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消費電子穩居前列
作為立訊精密的優勢業務,今年上半年,公司消費性電子的收入為699.46億元,同比增長73.15%。
立訊精密表示,無論是零組件、模組或系統級產品的整體表現均可圈可點,新產品表現趨于成熟,老產品端持續保持領先市場地位,經營指標不斷優化。
據此前披露,立訊精密已獲iWatch訂單切入手表供應鏈,同時收購江蘇緯創和昆山緯新100%股權以切入iPhone組裝業務,完善公司蘋果產業鏈代工布局,深度整合包括耳機、聲學、連接線、馬達、天線等在內的零部件垂直產業鏈以充分協同效應。
在原有業務的基礎上,立訊精密也在積極“備戰”。今年年2月份,公司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13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擬將全部用于智能可穿戴設備產品生產線建設及技術升級項目,智能移動終端精密零組件產品等項目,擬投資總額達到147.5億元。
根據Statista統計,2015年至2020年全球消費電子行業市場規模呈現出逐步擴大的趨勢,5年間全球消費電子市場規模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90%;預計到2025年,全球消費電子市場規模將達到10980億美元。
海通國際的研報認為,在5G與AI技術進步的持續推動下,智能移動、智能可穿戴、AR/VR/MR、智能家居及智能顯示等IoT設備的發展將百花齊放,隨著終端產品更新換代速度的逐漸加快,內部電子元件的集成化程度亦相應增長,技術門檻不斷提高,也進而帶動零部件及成品的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蘋果剛剛官宣秋季發布會,業界預計屆時將會發布包括iPhone 14系列、Apple Watch 8代、AirPods Pro 2無線耳機等多款新品。作為深度介入蘋果產業鏈的立訊精密,自然也將從中受益。
汽車業務未來可期
除了消費電子之外,在新能源汽車越賣越火的當下,立訊精密的汽車業務穩中有進,并加速布局,尋求突破。
據乘聯會數據,7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26.7%,較2021年7月14.8%的滲透率提升11.9個百分點。7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51.7%。
今年上半年,立訊精密汽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的收入為21.11億元,同比增長19.04%。立訊精密表示,在汽車板塊,公司進一步明確Tier1核心零部件的戰略目標,搶抓發展窗口期,與奇瑞集團搭建ODM共同造車平臺,為公司核心零部件業務提供0-1、1-10的重大發展契機。
據悉,針對汽車板塊,立訊精密布局了線束,連接系統,新能源,智能網聯,智能駕艙以及智能制造等產品。目前,已通過垂直整合,成為集完整的低壓、高壓整車線束、特種線束以及充電槍等設計、驗證、制造于一體的綜合供應商。
Bishop& Associates數據顯示,預計2025年全球汽車連接器市場規模將達到194.52億美元。
今年2月,立訊精密與奇瑞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公司擬與奇瑞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組建合資公司,專業從事新能源汽車的 ODM 整車研發及制造,通過該為品牌客戶造車的業務平臺,為立訊精密汽車核心零部件業務提供前沿的研發設計、量產平臺及出海口,深度發展公司Tier1業務。
就與奇瑞的合作進展,立訊精密此前對市場表示,目前合作十分順利,無論是ODM或是Tier1業務,亦或是團隊的融合,都超過預期。除傳統主機廠外,公司還拓展了部分頭部新勢力客戶。
業績增長延續、機構持續看好
上述業務之外,立訊精密電腦業務與通訊業務也保持快速增長,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4億元、36.44億元,同比增長58.34%以及158.61%。
立訊精密良好的經營也讓機構投資者“駐足”。資料顯示,2022Q2立訊精密基金持股市值環比僅下降4%,頂替海康威視重回電子行業基金持有市值第1名,持股總市值達263.73億元,持股基金數量達464只。
同日,立訊精密還發布了第三季度業績預告,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23.13億元-27.81億元,同比增長44.49%-73.80%。公司表示,預告期內,公司持續精進核心技術實力、以更高標準和嚴格要求不斷優化自身,為客戶提供最佳解決方案,憑借新老產品的優異表現獲得客戶的高度認可,實現整體盈利的穩步提升。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