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大城市七至十八歲的兒童青少年中,一百個男生就有十二個超重、五個肥胖;一百個女生就有七個超重、三個肥胖;超重和肥胖的發生率近幾年呈快速上升趨勢,而學生體質呈下降趨勢。對此專家指出,國民整體能量攝入提高、洋快餐、含糖和碳酸飲料及甜食攝入增加是重要原因,而人們對肥胖以及減肥的認識也還存在誤區。
【資料圖】
Q
什么是肥胖 ?
肥胖是指由多種因素引起的能量攝入超過消耗,導致體內過多脂肪積聚、體重超過參考值范圍的營養障礙性疾病。根據疾病原因分類,肥胖可分為單純性肥胖及病理性肥胖,本文描述是前者,此類肥胖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
兒童肥胖的表現
單純性肥胖兒童早期一般身材較高大、食欲亢進、進食量大。隨著肥胖逐漸加重,兒童會變得不喜活動,稍微運動就氣喘吁吁。嚴重肥胖兒童腹部、臀部外側及大腿部皮膚可出現紫色條紋,頭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皮膚可發黑變粗,用肥皂等也不能擦洗干凈,又稱黑棘皮。
肥胖有什么危害
肥胖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可對內分泌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心理行為等產生不良影響,可引發包括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血脂異常、高血壓、非酒精性脂肪肝、多囊卵巢綜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等在內的多種并發癥,并導致兒童自尊心下降、抑郁、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
Q
如何判斷兒童是否肥胖?
體質指數(BMI)是國際社會推薦的評價兒童(≥2歲)超重和肥胖的首選指標。BMI=體重(kg)/身高2(m2)。我國2~18歲兒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篩查BMI界限值如下表:
Q
怎樣有效防控兒童肥胖?
肥胖治療原則是減少能量攝入和增加能量消耗,使體脂減少并接近正常狀態,同時又不影響兒童身體健康和生長發育。對于有明確病因的病理性肥胖或伴有肥胖并發癥的兒童,需要針對病因或相應并發癥治療。兒童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期,飲食調整和增加運動是控制兒童體重的主要方式。
飲食調整
飲食過量,吃得過飽,是肥胖的主要原因。因米面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多食可在人體內轉化成脂肪而積聚在皮下。因此每頓飯以吃八九成飽為宜。同時要限制高脂肪副食品攝入量。
增加運動
兒童在運動項目上宜多選擇運動強度不大的項目,且持續時間不宜過長,如慢跑、球類項目、游泳、騎自行車、走跑結合等,切忌進行長距離游泳、負重、中長跑等形式,避免對兒童身體造成運動損傷。
6~17歲健康兒童應每天累計進行至少60分鐘中等到高強度的身體活動,以有氧運動為主,每周至少進行3次高強度身體活動,3次抗阻力運動(如仰臥起坐、引體向上等)。
家長應根據兒童喜好和身體情況,選擇適合孩子的身體活動,且不能過分追求運動強度和時間,以免運動損傷。
來源:健康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