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眾號由云南省中醫藥管理局主辦,如果您還未關注,請點擊上方藍色“云南中醫”進行關注。
?本文為《防治風濕?護衛健康》專欄第12期內容,感謝您的支持與分享!
(資料圖)
作者:陳麗莉(醫學碩士,云南省中醫醫院風濕病中心住院醫師)
今年73歲的張奶奶,3天前突然右踝關節又紅又腫,疼痛讓她難以下床走路,嚴重影響了生活。來云南省中醫醫院風濕病中心檢查后,醫生告訴她,這是痛風性關節炎。
雖然在醫生的治療下,張奶奶的右踝關節腫痛馬上就好了。但是張奶奶困惑地問醫生:
痛風性關節炎不是男性才得的病,怎么我會得這種?。?/p>
因為血脂高、血壓高,我平時已經很注意飲食了,怎么還會得痛風?
這病能治好嗎?我以后還能吃什么?
……
帶著張奶奶的這些疑問,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痛風性關節炎。
什么是痛風性關節炎
痛風性關節炎是指尿酸鹽在關節及關節周圍組織以晶體形式沉積引起的關節急性炎癥反應,主要表現為關節的紅、腫、熱、痛,常在清晨或午夜發生,疼痛可呈刀割樣、蟲咬樣或撕裂樣,多難以忍受。
半數以上患者首發于跖趾關節,其次踝、膝、指、腕、周關節也為好發部位。初次發病常常只影響單個關節,反復發作則可多關節同時受累。
為什么女性也會患痛風性關節炎
痛風性關節炎發病率較高,發病與遺傳、年齡、性別、飲食、腎功能等有關,并且隨著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
痛風確實更“偏愛”男性,在女性絕經以前,痛風患者男女比例約為20:1,但女性絕經以后,這種比例逐漸接近1:1。
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女性雌激素水平的變化,雌激素不僅能促進腎臟排泄尿酸,并有抑制關節炎發作的作用。因此,絕經前女性很少患痛風,但女性絕經以后,體內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雌激素的這種保護作用也就逐漸消失,所以絕經后女性的痛風發病率接近男性。
痛風性關節炎的治療
由于目前缺乏針對病因的治療,所以痛風尚不能治愈,但是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能讓疾病快速達到臨床治愈狀態,也就是使痛風患者很長時間不發作。
痛風的治療分為急性期和間歇期治療。痛風急性發作期以消炎止痛為主要目的,可選擇非甾體抗炎藥、秋水仙堿、中醫中藥等;間歇期的主要是降尿酸治療。高尿酸是痛風發生的病理基礎,因此痛風最根本的治療是降尿酸治療,待關節疼痛緩解后選擇合適的降尿酸藥物。
值得注意的是,痛風是一種發作性疾病,呈現疼痛急性發作期、間歇期的交替出現,往往在間歇期容易誤以為疾病已經痊愈而沒有繼續積極治療,若此時期治療不及時,久而久之出現慢性關節炎、關節畸形、腎臟病變、心臟病變等。
痛風性關節炎患者
日常生活要注意
痛風急性發作期應臥床休息,抬高患肢,至關節疼痛緩解72小時以后可恢復活動。間歇期應注意適當體育鍛煉,但應避免劇烈運動。飲食管理很重要,應嚴格戒酒,啤酒、黃酒、烈性酒;應避免進食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海味、魚蝦貝蟹、豆類;大部分蔬菜、牛奶、雞蛋等則少含嘌呤,可適當多食。
肥胖的痛風患者必須減少熱量的攝入、降低體重;應避免含糖飲料,宜多飲水以利尿酸排出,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慎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藥物如利尿劑、阿司匹林等;避免過度勞累、緊張、受冷、受濕及關節損傷等痛風誘發因素。
總之,痛風患者如果能改變不良飲食、生活習性,及早診斷、及時治療,大多數患者能和正常人一樣生活、工作。
欄目名稱:《防治風濕 護衛健康》 ?實施主體:云南省中醫醫院風濕病中心主 ? ? 編:彭江云責任編輯:馬春麗云南省中醫醫院風濕病中心簡介云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云南省中醫醫院風濕病中心,是國家臨床重點???;國家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協作試點、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重點病種類風濕關節炎、拓展病種痛風建設單位;國家藥物臨床實驗機構中醫風濕病專業;國家區域中醫診療中心(風濕?。?;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重點專科、特色優勢學科繼續教育基地;云南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云南省重點???、中醫名科。建設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云南吳佩衡扶陽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吳生元工作室、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孟如工作室、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彭江云工作室;云南省院士(專家)工作站-張烜工作站、云南省中西醫結合風濕病研究所等,在省內牽頭成立了云南省中西醫結合防治風濕病專科聯盟,是立足云南,輻射東南亞的中醫、中西醫結合防治風濕病醫療、教學、科研中心。風濕病中心現有病床100張,設有類風濕關節炎、結締組織病、脊柱與骨關節病3個亞???。專業團隊共50余人,有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8人;有全國名中醫、云南省國醫名師1人、云嶺名醫1人,云南省“萬人計劃”名醫2人、云南省名中醫2人,云南省中醫領軍人才2人,云南省中醫藥學科學術帶頭人2人,云南省中醫藥后備人才3人,云南省青年名中醫2人,技術力量雄厚。近年來,先后承擔各級科研課題50余項(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27項),其中國家公益基金行業專項1項、國家自然基金10項,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現代化研究重點專項3項;獲國家發明專利4項;出版著作教材25部,發表學術論文500余篇;獲云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云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云南省衛生科技成果獎7項。
風濕病中心建立有風濕免疫實驗室、關節超聲室、免疫吸附室和??浦委熓?;研制有蠲痹顆粒、痛風消顆粒劑、痛風清洗劑、尿酸清顆粒、痛風貼、痛風消氣霧劑、寒痹散、熱痹散等10余種??浦苿?;開展了微創針刀鏡、水筋針、經筋針、中藥熱敷、熏蒸、熏洗、藥物離子透入、藥罐、針灸、針刀、穴位敷貼、督灸、蠟療等特色療法;形成了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內治與外治相結合,醫療與康復相結合、養生與健教相結合的診療模式;擅長以中醫為主,中西醫結合診治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痛風、強直性脊柱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硬皮病、骨質疏松癥、多發性肌炎/皮肌炎、銀屑病關節炎、白塞病、血管炎等疑難風濕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