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央視新聞,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星艦”美國中部時間26日18時30分(北京時間26日7時30分)從得克薩斯州發(fā)射升空,實施第十次試飛。
此次任務重點目標包括讓飛船部署模擬衛(wèi)星、在太空中進行發(fā)動機重新點火測試等。
按計劃,火箭助推器將落入墨西哥灣區(qū)域,不返回發(fā)射場。
(相關資料圖)
在約一小時的任務結束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在社交媒體平臺X上宣布“星艦”成功濺落印度洋,完成第十次試飛。
馬斯克發(fā)文祝賀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直播畫面顯示,“星艦”26日從位于得克薩斯州南部的發(fā)射基地升空。兩分多鐘后,火箭第一級“超級重型”助推器和第二級飛船成功分離。助推器隨后完成返航燃燒,并在預定海域實現(xiàn)受控濺落。
飛船則實現(xiàn)了預期的亞軌道飛行,并部署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8顆“星鏈”模擬衛(wèi)星。這是“星艦”首次在太空完成衛(wèi)星部署模擬演練,旨在驗證飛船的部署機制和控制能力。
此后,飛船的一臺“猛禽”發(fā)動機完成在軌再點火測試。發(fā)射40多分鐘后,飛船開始受控再入地球大氣層,隨后完成著陸燃燒,并在印度洋預定區(qū)域濺落。
SpaceX創(chuàng)始人伊隆·馬斯克在社交媒體向SpaceX團隊道賀:“SpaceX團隊干得好!”
“星艦”原計劃當?shù)貢r間8月24日傍晚從位于得克薩斯州南部的基地發(fā)射升空,但因地面系統(tǒng)故障在發(fā)射窗口開啟前十多分鐘取消。而后在8月25日傍晚,“星艦”第10次試飛在倒計時40秒時因天氣原因暫停,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隨即宣布取消當天的試飛嘗試。
“星艦”火箭總長約120米,直徑約9米,由兩部分組成,第一級是長約70米的“超級重型”助推器,第二級是“星艦”飛船,兩級均可重復使用。該火箭的設計目標是將人和貨物送至地球軌道、月球乃至火星。
馬斯克:首艘“火星飛船”最快明年啟程
今年5月份,馬斯克在剛剛升格為城市的“星港”總部,闡述了“星艦”、火星項目的最新規(guī)劃。
馬斯克表示,為了火星愿景而設立的“星艦”項目,核心目標依然是打造“快速可復用的可靠火箭”,同時能夠進行在軌補給。
馬斯克表示,在實現(xiàn)“筷子夾火箭”的基礎上,年內要爭取實現(xiàn)“筷子夾飛船”,而且最快能在“未來2-3個月”呈現(xiàn)。而對于星際航行極為重要的近地軌道燃料加注測試,則有可能在明年進行。
馬斯克介紹稱,從地球前往火星的窗口大概每兩年(或26個月)出現(xiàn)一次,而下一次的窗口期在2026年11至12月期間。在這個最佳窗口期內,航天器仍需要7-9個月才能完成星際穿越。
馬斯克表示,隨著拿到監(jiān)管批準,預計未來三次“星艦發(fā)射”頻率會提升至間隔3-4周一次
馬斯克宣布,如果一切順利,SpaceX將在明年底向火星發(fā)射一艘無人駕駛的星艦飛船,唯一的“乘客”是特斯拉“擎天柱”機器人。
如果到這一步依然能夠成功,到2028年的窗口期可能會嘗試載人火星登陸,并開始建立火星上的基建。馬斯克也表示,屆時可能會嘗試繼續(xù)使用機器人登陸,到第三個窗口期再送人類去火星。
每日經(jīng)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公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