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賢海華24日表示,廣西將打造面向東盟的先進制造業基地,構建“北上廣深研發+廣西集成+東盟應用”的跨境產業生態,打造引領東盟國家人工智能發展策源地和面向東盟的人工智能合作高地。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當天在南寧市召開“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內對外開放”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賢海華在會上表示,廣西將依托中國—東盟信息港、南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等國家級數字化開放平臺,加快布局一批人工智能頭部企業和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新興企業。
當前,廣西正推進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建設,與越南、老撾有關方面簽署20余項合作協議,吸引越來越多企業建設面向東盟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初步打造了“東部研發設計+廣西制造+東盟市場”和“東盟原材料+廣西制造+全球市場”的跨區域、跨境產業鏈供應鏈。
據介紹,今年以來,南寧市加快實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動,加強招商引資力度,打造了一批應用場景,吸引一大批企業向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集聚。今年1月至5月,南寧市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產值同比增長26.2%。
下一步,南寧市將加快打造可在東盟國家落地、復制、推廣的標桿場景,探索人工智能新技術新產品在東盟的應用,打造面向東盟的人工智能樞紐。
廣西壯族自治區產業園區改革發展辦公室二級巡視員鄧宏業表示,廣西正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匹配企業產能需求與園區承接能力,在享有跨境勞務、口岸通關便利化政策的產業園區,重點布局紡織服裝、電子信息等產業;同時,設立兩支50億元人民幣規模的產業園區發展基金,提供土地、金融、人才等“政策工具包”,吸引投資項目落地建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