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昨晚閉幕。作為電影節的舉辦地,吉林長春依托產業基礎和眾多影視劇取景地,開發了影視打卡地圖和文旅專列,還推出了電影節專屬旅游線路。“按線打卡、仿劇拍照”成了當地的新風尚。
(相關資料圖)
長春是全國少數保留有軌電車的城市之一。2024年,長春市依托有軌電車打造了文旅專列。
長春文旅專列54路有軌電車復古列車乘務長 林育楊:與電影息息相關的就是復古專列。它的起始站就是長影舊址博物館,途經東風大街、創業大街、南陽路,都是熱播劇的取景地。
專列提供打卡集章活動,乘客可以收集專屬印章,增添旅途樂趣。此外夜間車次還會有音樂演奏等文藝表演,為乘客帶來多樣化的體驗。
重慶游客 胡曦:那個黃色的房子就是男主角騎車經過的那條路,剛剛我還在和我的家人說,這次回去了之后,我們再重溫一遍《人世間》那個電視劇,感覺挺有意義的。
專列自開通以來,已實現旅游收入超600萬元。此外,升級后的“長春影視打卡地圖”匯集了30部影視作品及50余處拍攝地信息,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光影體驗。
電影節帶火的不只是旅游,文創市場同樣表現火熱。電影節期間,長春市文旅部門全新推出的15款文創產品,8月份總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增幅超20%,其中富有地域特色的產品最受游客喜愛。
在“長春禮物”各大門店、景區和重要交通樞紐的文創展區內,富含電影元素和地域文化的冰箱貼、掛件等小文創,因電影節和暑期游帶來的客流量銷量持續增長。
電影節期間,當地除了推出一些帶有電影元素的文創產品以外,還結合地域文化特點推出了“小參仙”人參娃娃掛件,因其造型獨特、鉤織精巧,目前在各大銷售平臺供不應求。
長春市文創協會秘書長 史爽:因為我們吉林省是人參的主要產地,上面的紅圍脖結合了我們原有的人參典故,系紅繩的這樣的一個典故,而且人參的這眉毛處有兩條長長的長壽眉,象征著吉祥如意。
為了保障供應,當地婦聯已組織兩千余名女工加快交付進度,也帶動了靈活就業。
長春市婦女聯合會草編協會負責人 楊翠艷:借著長春電影節的契機,我們這款掛件也是銷售量大增。目前8月份的銷售額已經超過了100萬元,訂單已經排到兩個月以后。
長春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局長 張輝勇:以中國長春電影節等電影盛會為平臺,積極創建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加快文旅資源全域、全季、全要素、全產業鏈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