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山區縣觀察:高質量發展何以“個性化”?
浙西南山區,甌江蜿蜒而過,滋養著“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麗水。
麗水素有“中國生態第一市”的美譽,森林覆蓋率達80.3%,空氣和水環境質量位居全國前列,生態環境狀況指數連續20年領跑浙江。
2025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麗水撤地設市25周年。眼下,麗水各縣(市、區)立足自身資源稟賦,不斷讓生態“高顏值”轉化為經濟“高價值”,書寫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答卷。 生態稟賦“解碼”山區發展
清晨的甌江薄霧氤氳,晨光穿透云層灑在江面,泛起粼粼金光。麗水蓮都區古堰畫鄉的青石板路上,今年22歲的吳官駿帶領游客穿過擁有1500多年歷史的通濟堰。“我是本地人,小時候常在這片江灘玩耍,沒想到如今成了國家4A級景區。”
2025年5月,游客在古堰畫鄉拍照留念。傅飛揚 攝
2024年,蓮都成為浙江省首批、麗水市首個山區海島縣調出縣,該區巧借生態稟賦破解山區發展瓶頸,邁向共同富裕新征程。
走進位于當地大港頭鎮的“行畫共富工坊”,畫師們專注地創作畫作。“我們的手繪油畫遠銷歐美地區,一幅畫能賣到上千元,畫師月收入最高可達1.5萬元。”該工坊負責人陳瑤平介紹說,通過“藝術+產業”模式,多年來,古堰畫鄉特色產業總產出近17億元。
將“好生態”轉化為“新經濟”,百姓享受起“家門口”的幸福日子。
在蓮都區老竹畬族鎮赤坑民族村的香榧基地,林下套種著苔蘚。赤坑村黨總支書記劉建忠表示,目前基地中有200畝砂蘚,預計每年可增加村集體經營性收入60萬元、帶動周邊100名村民增收100萬元以上,“以前村里只有留守老人,現在大家看到產業效益好,陸續回來了300多人。”
除傳統產業外,近年來,蓮都不斷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半導體、新能源、美麗健康、低空經濟、數字經濟等產業“開花結果”。
以美麗健康產業為例,蓮都錨定方向,推動其向特色“鏈式+集群”發展跨越。截至2024年底,當地成功招引美麗健康產業項目13個,總投資126.42億元,生動詮釋山區產業發展也能“換道超車”搞創新。
青瓷寶劍共舞千年歲月
走進龍泉青瓷寶劍職業技師學院,未見人影,先聞打鐵鍛鑄之聲。深入其中,鐵花四濺的炫目場景映入眼簾,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鍛造出一把把龍泉寶劍。
在龍泉市望甌·陶溪川文創街區,工匠們細心地塑造陶土,隨后送入窯爐中歷經高溫考驗,一件件如玉般溫潤、光彩奪目的青瓷作品就此誕生。熊熊爐火的映照下,龍泉青瓷燒制工藝得以傳承并不斷創新發展。
龍泉素有“劍瓷之都”的美譽——龍泉青瓷始于三國兩晉,盛于宋元,其傳統燒制技藝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首個入選的陶瓷類項目;龍泉寶劍的歷史則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2006年,龍泉寶劍鍛制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25年5月,龍泉青瓷作品。傅飛揚 攝
“00后”姑娘金宏楊出生在制瓷世家,大學畢業后,她回到龍泉創業,積極嘗試古法和現代青瓷燒制技藝的融合與創新,在造型、釉色等方面對日用青瓷進行設計改良,融入當代審美和市場需求,吸引了一批粉絲。
2024年,她聯系了海外直播團隊,在TikTok上售賣龍泉青瓷產品。“外國消費者喜歡龍、鳳等中國傳統的祥瑞圖案,以及相對古樸的器型和顏色,他們對茶器特別感興趣,單個青瓷杯能賣到89美元。”金宏楊說。
截至目前,龍泉共有劍瓷產業經營主體7500余家,從業人員3萬余人,人才隊伍年齡跨度從“40后”到“00后”,千年窯火薪傳不息。 稻魚共生帶富僑鄉百姓
“這是用我們自產的稻魚米漿制成的咖啡。稻花落水被田魚吃掉,魚糞又滋養稻田,這種循環種養模式產出的米自帶清甜。”在位于麗水青田縣方山鄉的青田稻魚共生系統博物館,工作人員將特調咖啡遞給游客時介紹說。
在水田里種稻,在水稻下養魚。早在1300多年前,一田兩用、稻香魚肥已是僑鄉青田尋常不過的農耕場景。
2019年,在外打拼20多年的吳勇強回到家鄉青田,在龍現村和奎巖莊村流轉了上百畝土地,開起了民宿“半畝魚宿”,并大力推廣稻魚共生種養模式,不僅讓荒廢的土地重獲新生,還帶動了周邊村民增收致富。
年逾六旬的伍麗珍見證了青田稻魚共生系統的蝶變。“以前稻米8毛錢一斤,田魚也不過12元一斤。”伍麗珍回憶說,2005年青田稻魚共生系統被列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她專職制作田魚干,一斤就能賣到150元,年收入可達數十萬元。
為了讓更多村民依托稻魚共生在家門口致富,多年來,青田建立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的多方參與機制,對該縣稻魚共生產品進行“五統一”產供銷模式,讓稻魚米每斤價格躍升10元以上。
此外,依托海外農產品專柜、海外倉,青田實現農遺良品越洋出海,青田粉干等稻魚米深加工產品也被“端”上了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餐桌。
2025年1月,外國友人體驗田魚捕撈。傅飛揚 攝
今年,青田研發設計了稻魚共生相關的30多個品類、200多款文創產品。“一粒米”“一條魚”的生態循環,不僅滋養了土地,也成為共同富裕的生動寫照。
甌江奔流,見證處州蝶變。古堰畫鄉的水墨詩意、龍泉劍瓷的鋒芒畢露、僑鄉青田的千年農遺,正以差異化路徑詮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2024年,麗水市GDP達2181億元,同比增長6.6%,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低收入農戶“三項收入”增速均列浙江省第一。
這座浙西南山城,已然執“生態之筆”,繪就跨越發展的時代長卷。(完)
標簽: 浙江 dudaxiong是什么意思
相關閱讀
-
2025年“粵黔青芯”東西部協作青少年科普研學交流示范性活動啟航
2025年粵黔青芯東西部協作青少年科普研學交流示范性活動啟動儀式(以下簡稱活動)于5月31日在廣州市第二少...
2025-06-04 -
2025年“粵黔青芯”東西部協作青少年科普研學交流示范性活動啟航
2025年粵黔青芯東西部協作青少年科普研學交流示范性活動啟動儀式(以下簡稱活動)于5月31日在廣州市第二少...
2025-06-04 -
“西南專列·樂游神州”首趟旅游專列抵達寧夏固原 800余名游客開啟清涼之旅
暑氣漸盛,正是出游好時節。這個夏天,涼爽宜人的六盤山迎來了遠方的客人。5月31日晚,800余名游客乘西...
2025-06-04 -
-
-
-
-
-
-
每天喝一杯牛奶,身體會發生什么變化?強健骨骼?能降低癌癥風險?
牛奶營養豐富,是大家餐桌上常見的食物。《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每天喝夠 300~500mL 牛奶,...
2025-06-04 -
-
-
-
精彩推薦
閱讀排行
相關詞
- 沃爾沃XC90
- 廣州逾百條龍舟齊聚獵德涌“探親”慶端午
- 《寶貝亮相吧》“六一”特輯在童心中播下傳統文化的種子
- 甘肅高臺龍舟競渡“劃”亮荒漠綠洲
- 用現代雕塑語言重構傳統山水意象 張新宇作品展亮相中國美術館
- 三千余名劍客陜西聚首 “賽事+”激發區域發展新活力
- 文化觀察:外國人為什么對劃龍舟越來越“上頭”?
- Hello Kitty Cosmos光影特展亮相北京時代美術館
- 中國兒藝帶來“超長”兒童節 19部劇目62場演出精彩上演
- 福建華安舉辦端午龍舟文化歡樂季活動
- 濃情端午“巧遇”六一 廈門傳統童趣交融煥新活力
- 祁連山下賽龍舟
- “回望——吳德文捐贈繪畫作品展”太原開展
- 華僑華人的端午節:粽葉裹鄉愁 龍舟載歸心
- 深圳機場三跑道建設進入收尾階段 助航燈光亮燈
- 充電寶冒煙致航班返航 確保安全務必注意這幾點→
- 端午假期首日 全國鐵路迎來客流高峰-中新網
- 福州:無龍舟 不端午
- 《人生若如初見》迎收官 呈演年代傳奇敘事新姿
- 數字技術與青年力量如何重塑博物館?
- 品味傳統粽香,守護健康“食”光
- 贛江觀瀾:贛商遍天下,何以立千年?
- 湖北秭歸“端午比年大” 屈原故里千年習俗引客來
- 廣西僑界青年舉辦主題活動 共慶端午佳節
- 長三角鐵路端午小長假首日預計發送旅客386萬人
- 端午節“養陽驅邪”正當時 專家:“濕熱寒”交織需留意
- 云南彌勒:五彩云池濕地公園綠樹環繞
- “毒五月”記住這4個字,讓你身體安康、一年少生病
- 端午假期首日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1780萬人次
- 龍舟競渡越重洋 看老外如何劃出“中國節奏”!
- 普通粽子巴掌大,“橫縣大粽”卻像個巨無霸!
- 創意粽子繽紛上新 端午粽生活添彩時尚感
- 5月中國非制造業經營活動保持擴張
- 吸煙一點都不酷 @青少年 對第一支煙說不!
- “痣”長錯地方可能危及生命 尤其要注意身體這些部位→
- 閩南非遺民俗迎端午 泉州雨中“嗦啰嗹”
- 湖南吸引大學生“背著背包來創業”
- 2025年端午檔電影新片總票房突破1億
- 四川成都:市民賞民俗迎端午
- 大型樂舞詩劇《惟舞伊州》在北京上演
- 廣西僑鄉玉林:龍舟競渡迎端午
- 端午競渡,龍舟越千年
- 湖北秭歸:“水火同舞”慶端午
- 臺北街亮相昆明 吸引民眾品嘗臺灣美食
- 廣西侗鄉學子多彩活動慶“六一”
- 雄安兒童過“六一”
- 武警桂林支隊開展端午節主題活動
- 廣西龍勝:端午粽情深 共話鄰里情
- 西南地區首次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帶電作業在川完成
- 述評:杭州怎么做到“曲終人不散”?
- 選礦數字化轉型:能效提升與工藝優化新路徑
- 廣東佛山高標倉項目多棟倉庫二層板面完成混凝土澆筑
- 埃及旅游局來滬“攬客” 冀在中國市場找到更多機會
- 青海柴達木頁巖油整體產量呈上升趨勢
- 海南海口—廣西防城港客滾航線開通
- 甘肅聚焦“銀發餐桌”托起老年幸福滋味
- 第六屆四川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發布
- 中國·海峽第六屆“龍江杯”(漳州)工業設計創新大賽啟動
- 浙江“山區縣”再減三地 縮小“三大差距”步伐加速
- 廣西舉行全國自強模范和助殘先進代表記者見面會
- 新疆27個重點公路項目集中招商 總投資1454億元
- 逾200件墨西哥瑪雅文物在豫展出 九成系中國首展
- 推動中外企業互利共贏 “外企看四川”活動在蓉落幕
- 寧波舟山港首次躋身世界一流港口領先方陣
- 數字技術為云南咖啡種植裝上“智慧大腦”
- 端午假期臨近 廣西南寧東南亞水果熱銷
- 2025年大學生“AI+信息素養”大賽在成都啟動
- 廣州龍舟“趁景探親”迎端午
- 從美食出行到清潔能源,中企在巴西拓市場、探機遇
- 安徽4300余萬畝小麥已收獲過半
- 青海境內黃河、長江、瀾滄江干流水質持續達優
- 浙江省第1億張二代居民身份證背后:數字提速與民生應答
- 航拍“十大最美農村路”滄州大運河堤頂路
- 四川夾江:賽龍舟搶鴨子迎端午
- 探訪浙江省公安廳居民身份證制作中心
- 浙江文化觀察:“文物+科技”能有多少打法?
- 保護地下水資源,內蒙古要求礦井擰緊“水龍頭”
- 6月起,這些新規將影響你我生活!
- 西藏迎來“薩嘎達瓦”傳統宗教活動
- 敦煌藝術大展邀專家學者觀展 感受敦煌魅力共慶端午佳節
- 武鐵端午假期預計發送旅客約380萬人次
- 小麥適收期只有3到5天 幾成熟收最好?怎樣判斷蠟熟末期?
- 下雨天路面濕滑、能見度低 這份駕車安全提示請收好
- 從青春開始的“健康倒計時”?早戒煙,早獲益!
- 湖北蘄春小學生開啟漢劇文化之旅
- 繡娘深閨手作乘“云”踏“網”
- 以奇幻想象解構“時間” 電影《時間之子》北京首映
- 國航與深航共同推出重慶—深圳城市快線 每天往返8班
- 湖南銅官窯建設短劇拍攝豎店影視基地 年均可產300部
- 一種被低估的“情緒解藥”,還能讓大腦更強大,竟然是 Ta!
- 草原深處的“候鳥守望者”
- 廣州邊檢總站:端午假期預計出入境客流量同比日均增長約27.6%
- 僑鄉青田首批楊梅啟程新加坡 保鮮提質售出“金果果”
- 南北方多地將經歷“氣溫過山車” 端午假期注意及時增減衣物
- 上海樂高樂園一日票及酒店今日開售
- 邊城見聞:普蘭口岸訪邊民
- 河北衡水:“花式解壓”迎高考
- 開蓋有驚喜!1000張豪華郵輪船票 就藏在青啤經典里
- 2025年京津冀人工智能+人才科技成果展在河北秦皇島舉行
- 科技發展豐富幫扶場景,精準公益詮釋“數愛無疆”
- 廣西打造面向東盟的區域性國際郵政快遞樞紐
- “天壇映像”全球巡展歐洲站收官 六部中國影片收獲共鳴
- 實拍錫林郭勒草原上的特高壓直流電網“年度體檢”
- 趙麗穎尹昉攜手探尋自我內核 《在人間》迎開播
- 國際訂單青睞中國制造 浙江義烏進入圣誕用品生產高峰
- 沙漠戈壁建“充電寶”:甘肅規劃1.6億千瓦新能源裝機
- 浙江義烏開啟圣誕“預售季” 業者稱出貨高峰期提前
- 全國愛發日:專家教你如何預防“禿”如其來的煩惱
- 2025中國電影導演之夜將于7月在煙臺舉辦
- 寧夏灌溉面積1079萬畝 受益人口520多萬
- 世界沙排職業巡回賽(武漢青山站) 中國男隊獲季軍
- 福州荷花盛開
- 海南首個流域GEP核算:萬泉河流域2023年度超兩千億元
- 安徽潁上萬畝小麥開鐮
- 沈陽故宮將全面實施實名制刷身份證入館
- 科技考古成果上新 中國龍再添新形象
- 2025郴州林丹杯羽毛球公開賽7月開賽
- 這些看似偷懶的行為 其實沒毛病!
- 太原晉祠公園迎來最佳觀賞季
- 第三屆鏈博會倒計時50天 全球產業鏈期待“確定性之約”
- 高鐵織網,釋放區域經濟新活力
- 包粽子、編手串 在川臺胞在“臺胞之家”迎端午
- 四川成都:《志道·游藝——中國國家畫院七人展》吸引參觀者
- 2025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電影業高質量發展分論壇在深舉行
- 福州:民眾感受科技魅力
- 德國中國電影節將啟幕 新疆電影《喀什古麗》亮相柏林
- 香港出生大熊貓龍鳳胎命名“加加”“得得”
- 40余位科幻作家、文學評論家齊聚沈陽探討科幻創作發展
- 上海啟動建設國際航運可持續燃料認證體系
- 北京開展食品安全“你點我檢”實驗室開放日活動
- 哈爾濱極地公園創新水舞秀 打造假日新體驗
- 2015年以來北京15歲及以上人群吸煙率穩步下降
- 山西省愛心助考送考省級示范活動啟動
- “端午”小長假南鐵預計發送旅客580萬人次
- “民歌大觀”在珠江源頭唱響
- 端午臨近 福州民間龍舟熱
- “太乙真人”配音演員張珈銘:人類情感復雜多變 不擔心AI沖擊配音業
- 廣西梧州開展水域災害事故救援演練 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 山東榮成:野生海參采捕忙
- 江西安裝企業攜手“闖關” 向新逐綠拓產業新賽道
- 這種魚被稱為“深海大肥豬”,營養師竟然建議你多吃
- 首屆全國大學生文物保護法模擬法庭活動在滬舉行 開展“法治+文保”創新實踐
- 海外華文媒體走進山西萬榮 果業大縣展農文旅融合新圖景
- 長三角庭外重組中心在上海成立
- 成都白鷺灣濕地公園睡蓮競相綻放 游客盡享夏日美景
- 黃河漁村玩轉“漁文旅”:耕稼陶漁里的鄉野生活
- 深圳文博會再拓“國際朋友圈”
- 西藏自治區吉隆口岸:新能源汽車出口大幅增長
- 西藏米林:鄉村賽馬體育文化活動圓滿收官
- 城市掌燈、5G基站……重慶“最美街道”智慧燈桿秀出新花樣
- 海淀區2025年文化館服務宣傳周用高品質公共文化服務浸潤生活